当遇到讨债公司以司法局名义要求调解债务纠纷时,需谨慎应对并采取合法措施保障自身权益。以下是具体处理建议及法律依据:
一、核实调解请求的真实性
1. 确认来电方身份
司法局或法院的调解通知会通过官方渠道(如12368司法服务热线、书面通知等)发送,不会仅通过电话单方面施压。若来电号码显示为普通手机或网络号码,需提高警惕。建议直接致电当地司法局或法院,提供案件编号等信息进行核实。
2. 辨别调解内容合法性
二、采取法律应对措施
1. 保留证据
记录通话时间、号码、内容,保存录音或短信截图。若对方冒充司法局,可通过工信部网站查询号码注册主体是否为商业公司。
2. 举报违法行为
3. 拒绝非正规调解
明确告知对方需通过合法程序解决纠纷,如继续骚扰可声明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三、选择合法债务解决途径
1. 协商或人民调解
通过司法局下属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该调解免费且协议经司法确认后具有强制执行力。
2. 司法程序
3. 仲裁或行政投诉
若合同约定仲裁条款,可向仲裁机构申请裁决;涉及金融机构债务可向银投诉。
四、防范风险的法律提示
1. 讨债公司不合法
我国禁止注册“讨债公司”,其可能以“商务咨询”名义存在,但催收行为易涉及暴力、隐私侵犯等违法活动,债权人委托此类公司存在连带责任风险。
2. 警惕虚假调解陷阱
部分讨债公司伪造调解文书或冒充司法人员施压,需通过官方渠道验证调解流程,避免签署非正规协议。
面对讨债公司的“调解”要求,应保持冷静、核实身份、留存证据,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债务纠纷。若对方行为涉嫌违法,及时举报或报警是维护权益的关键。司法调解的真正流程应遵循《人民调解法》的自愿、合法原则,切勿轻信非官方渠道的施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