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费标准核心框架(按债务金额分档)
1. 10万元及以下
收费比例:8%-12%,最低收费3000元(若按比例计算不足3000元则按此收取)。
适用场景:小额债务,需覆盖基础人力成本,如电话催收、上门调查等。
2. 10万元至100万元(含)
收费比例:5%-7%。
调整因素:若债务人配合度高或案件证据清晰,可协商降低比例;若需诉讼支持则可能加收费用。
3. 100万元至1000万元(含)
收费比例:3%-5%。
特殊处理:涉及跨区域或资产调查时,可拆分收费(如前期调查费+成功佣金)。
4. 1000万元至1亿元(含)
收费比例:1%-3%。
注意点:需签订详细服务协议,明确差旅费、律师费等额外成本分摊。
5. 1亿元以上
收费比例:0.5%-1%。
行业趋势:部分公司引入大数据追踪债务人资产,降低人工成本,比例可下浮0.2%-0.5%。
二、收费模式选择
1. 按比例收费
最常见模式,优先推荐,需在合同中明确分阶段支付(如预付30%,成功后付余款)。
2. 固定费用
适用于简单案件(如债务无争议、债务人配合),费用范围5000-20000元。
3. 成功收费制
仅在追回欠款后收费,比例较高(30%-50%),适合高风险案件。
4. 混合收费
结合前期固定费用+后期佣金,如:前期支付5000元调查费,成功后收取债务金额的10%。
三、最新合规要求与风险提示
1. 合法性争议
中国法律未明确承认讨债公司合法性,部分行为(如暴力催收)可能涉嫌违法,建议优先通过诉讼、支付令等法律途径。
2. 透明化要求
需在合同中列明收费明细、额外费用(如差旅、诉讼费)及退款条款,避免隐性收费。
3. 地域差异调整
经济发达地区(如上海、江苏)收费普遍高于中西部,需根据当地行情调整。
示例:上海追讨100万元债务平均收费8万元,河南同类业务可能仅5万元。
4. 风险防范措施
警惕低价陷阱(低于行业标准的公司可能通过“吃单”“卖主”等手段欺诈)。
避免支付“前期保证金”,选择分期付费或后付模式。
四、价格表示例模板
| 债务金额(万元) | 基准收费比例 | 最低收费(元) | 备注 |
||–|-||
| ≤10 | 8%-12% | 3000 | 包含基础催收服务 |
| 10-100 | 5%-7% | 按比例计算 | 可拆分法律支持费 |
| 100-1000 | 3%-5% |
| 跨区域案件加收1% |
| 1000-10000 | 1%-3% |
| 需预付20%成本费 |
| >10000 | 0.5%-1% |
| 大数据追踪降成本 |
五、替代方案建议
若需规避法律风险,可考虑以下合法途径:
1. 申请支付令:法院处理周期短,费用为债务金额的0.5%-3%。
2. 财产保全:冻结债务人资产,成本低于委托讨债公司。
3. 律师代理:收费透明,参考标准与讨债公司类似但受法律保护。
总结:制定收费价格表需结合债务规模、难度及合规要求,优先选择按比例分档模式,并明确风险条款。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债务问题以降低风险。如需委托讨债公司,务必签订书面合同并保留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