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的讨债公司骗局
1. 虚假服务费与合同陷阱
手法:以“服务费”“管理费”等名义收取高额前期费用,或合同中隐藏霸王条款,后续追加不合理费用。
案例:上海莎凡公司以“不成功不收费”吸引客户,实则伪造合同并侵吞追回款项;张先生支付8000元定金后,追债公司隐瞒还款事实。
2. 情感勒索与骚扰
手法:通过电话轰炸、短信威胁、上门骚扰甚至曝光隐私施压。
案例:张女士被讨债公司威胁“曝光欠款”,被迫支付高额费用;部分公司利用社交媒体公开债务人信息。
3. 伪造证据与恶意加债
手法:伪造欠条、合同或虚增债务金额,甚至恶意认定违约。
案例:李先生收到伪造的百万欠款合同,律师鉴定后确认无效;安徽杨春燕案中,通过虚假诉讼恶意垒高债务金额。
4. 代为还款骗局
手法:假称可“代偿债务”,收取手续费后消失。
案例:曹先生点击抖音视频链接填写信息,被骗1600元;小沈支付9000元手续费后,追债人员失联。
5. 恶意拖延与虚假承诺
手法:以“债务重组会议”等借口拖延时间,或承诺低息还款计划实则暗藏高利。
案例:周女士被安排无休止会议消耗精力,最终通过诉讼维权;赵先生接受“低息计划”后发现实际还款翻倍。
二、相关视频与媒体报道
1. 央视报道与案例解析
《“讨债公司”覆灭记》:央视《一线》栏目曾报道邳州非法讨债团伙的覆灭过程,揭露其通过暴力威胁、伪造证据等手段敛财。
《谁动了我的信息?调查公司非法讨债》:搜狐视频曝光部分讨债公司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并实施骚扰。
2. 短视频平台警示案例
抖音诈骗视频:曹先生因刷到虚假讨债广告被骗,相关案例被制作成反诈宣传视频。
《遇到欠钱不还的老赖怎么办?》:部分视频平台展示“讨债公司套路”,警示公众谨慎选择催收方式。
3. 社会新闻与深度调查
《一线》栏目:多次报道非法讨债案件,如安徽杨春燕“套路贷”涉黑案,展示其通过PS黄图、摆花圈等极端手段催收。
《今日说法》专题:揭露“套路贷”如何利用虚假合同和暴力催收逼死大学生。
三、如何识别与防范骗局
1. 警惕前期费用:正规机构不会要求预付高额手续费。
2. 核实公司资质:查询工商注册信息,确认办公地址与合同一致。
3. 保留证据:所有沟通记录、合同需留底,发现伪造证据及时报警。
4. 选择合法途径:优先通过法院诉讼或正规律师处理债务问题。
总结
讨债公司骗局真实存在,且往往伴随暴力、欺诈等违法行为。公众需提高警惕,避免轻信社交媒体广告或“快速追债”承诺,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央视、地方新闻等平台发布的案例视频可作为重要警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