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讨债追债最新消息新闻视频

一、法院集中执行行动与涉黑案件清零

1. 涉黑涉恶案件集中宣判

嘉兴法院在2020年初对5起涉黑涉恶案件进行集中宣判,涉及50名被告人,包括高利贷暴力催收非法拘禁等犯罪行为。首犯陶某1、陶某2分别被判处20年和18年有期徒刑,并没收全部财产。该行动标志着嘉兴涉黑案件“清零”,有力震慑非法讨债行为。

2. 2022年集中执行行动成果

2022年7月,嘉兴法院开展“百日攻坚”集中执行,共传唤102人,拘留37人,执行到位金额300余万元,扣押车辆5辆,腾退房屋6处。例如被执行人潘某因逃避债务被拘留并支付4万元欠款,体现法院对拒执行为的严厉打击。

二、善意执行助企业纾困

1. 食品企业执行和解案例

嘉善法院通过“执行和解监管平台”,促成某食品公司债权人达成和解,允许企业分期还款并维持正常经营。该企业因疫情导致资金链断裂,法院通过灵活执行保住了150名员工就业,实现债务清偿与企业存续的双赢。

2. 拒执罪典型案例

嘉兴一男子刘某因“不服气”拒绝执行10万元还款义务,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缓刑1年2个月)。法院强调,即使已还款,拒执行为仍需承担刑事责任,警示债务人勿对抗司法权威。

三、个人债务清理机制推进

浙江高院自2018年起试点个人债务集中清理,2022年嘉兴地区受理23件,成功清理2件。该机制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提供重生机会,通过豁免部分财产、分期偿债等方式化解债务危机。例如,丽水地区因全面铺开个人债务重整,成功清理案件数居全省首位。

四、非法讨债团伙打击与警示

1. 高利贷与套路贷团伙覆灭

嘉兴法院近年审理多起以“投资公司”为幌子的非法放贷案件,如陈某明团伙通过暴力扣货、收取“会员费”等手段非法获利近500万元,最终被判处20年有期徒刑。此类案例提醒公众远离非法借贷渠道。

2. 非法讨债公司风险提示

国家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讨债公司,部分机构以“商账催收”名义活动,但存在暴力催收、诈骗等风险。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债务纠纷,避免陷入法律泥潭。

五、最新政策与执行动态(截至2025年3月)

  • 秀洲区“一案三促”机制:通过典型案例发布、行业整改建议、企业合规指导等,推动案后治理。例如,针对建设工程违法分包案,推动出台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规范。
  • 执行专项行动常态化:类似安康法院的“陕亮执行·2025”行动,嘉兴可能开展类似集中执行,重点针对涉民生、涉企案件,强化查控措施与失信惩戒。
  • 建议与提醒

  • 合法途径优先:债务纠纷应通过诉讼调解申请法院执行,避免委托非法讨债公司。
  • 关注法院公告:可通过嘉兴各法院官网或“浙江法院网”查询开庭公告及执行动态,例如南湖区近期发布的律师资源可提供专业法律支持。
  • 个人债务清理申请:符合条件的债务人可向法院申请集中清理,需提交财产申报、接受债权人质询等。
  • 如需具体案件视频资料,建议关注“嘉兴法院”官方平台或“中国庭审公开网”,部分重大案件庭审录像会对外公开。

    首页
    微信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