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州“自导自演讨债视频”事件(2023年7月)
徐州两名纹身店经营者董某某和李某某为吸引流量,策划并拍摄虚假的“黑社会讨债”连续剧。视频中,他们召集社会青年扮演“黑社会成员”,伪造欠条、威胁债主,甚至谎报警情并民警出警画面作为素材。视频因内容暴力、语言污秽引发广泛关注,最终被警方查处。两人因编造虚假信息、扰乱网络秩序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二、徐州泉山法院“利剑出鞘”执行直播(2021年12月)
徐州市泉山区人民法院曾对12起债务纠纷案件进行集中执行行动,全程直播9小时,累计380万网友围观。案件包括:
1. 未成年子女撞伤老人拒赔案:父母拖欠赔偿款,法院通过现场调解达成和解。
2. 企业拖欠工资案:公司负责人迫于执行压力,当场转账支付欠款。
3. 暴力伤人赔偿案:执行法官联动公安扣押被执行人宝马车。
4. 酒店拖欠菜款案:酒店老板多次承诺还款却未履行,法院促成部分还款协议。
该行动展示了法院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解决债务纠纷,并对拒不履行者采取强制措施。
三、暴力催收与“套路贷”典型案例
1. 网贷暴力催收(2020年报道):徐州小伙邵某因疫情导致网贷逾期,遭遇电话骚扰、威胁谩骂,甚至家庭破裂。专家建议保留证据并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投诉。
2. 泼漆堵锁眼暴力讨债(2018年):徐州一男子多次在债主家门口泼油漆、破坏监控,因寻衅滋事被刑拘。
3. “套路贷”黑恶势力打击(2019年):徐州警方摧毁多个涉黑团伙,如盛某案中,主犯因暴力催收、虚假诉讼等被判有期徒刑23年。
四、民间讨债行为的社会争议与法律风险
1. 讨债公司的灰色地带:部分公司采用跟踪、骚扰等手段,甚至涉及暴力,存在法律风险。例如,袁某因暴力讨债被认定为寻衅滋事。
2. 合法追债途径:律师建议通过诉讼、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或向正规金融机构求助,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五、最新网络讨债曝光(2024年9月)
近期网络平台出现针对“徐州胡亮”的讨债信息,指控其拖欠债务并威胁债主。相关内容以标签形式传播(如胡亮欠钱胡总),但未提及具体视频证据,疑似个人纠纷的网络曝光。
总结与建议
1. 合法途径优先:债务纠纷应通过诉讼、调解等法律手段解决,避免暴力或非法催收。
2. 警惕虚假信息:网络讨债视频可能存在摆拍或夸大,需核实真实性。
3. 社会监督与执法:徐州警方持续打击暴力讨债和“套路贷”,公众可通过举报渠道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