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债公司有哪些骗局呢是真的吗还是假的

一、骗取前期费用后不履行承诺

1. 虚假承诺与拖延战术

部分讨债公司以“不成功不收费”为噱头吸引客户,但签订合同后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伪造催收记录。例如,上海某公司以“1-2个月解决问题”为由收取委托,半年后仍无结果,最终发现债务已被追回但款项被私吞。

2. 收取高额“手续费”或“调查费”

一些公司要求委托人提前支付“保证金”“调查费”,随后失联或推诿责任。陕西西安一案例中,委托人支付2万元后,讨债公司直接卷款消失。

二、伪造债务凭证或侵吞款项

1. 私吞追回款项

郑州某商务咨询公司帮客户追回150万元汇票后,以“提高报酬”为由勒索委托人10万元,最终将汇票变卖并携款潜逃。

2. 伪造还款协议

上海某公司以委托人名义与债务人签订虚假“退款协议”,声称放弃部分债务,实际将追回款项据为己有。

三、暴力催收导致委托人连带担责

1. 非法手段催收牵连委托人

若讨债公司使用暴力、威胁、非法拘禁等手段,委托人可能因“共犯风险”被追究法律责任。例如,郑州案例中讨债公司以铁锤威胁债务人,委托人因参与现场逼债被追责。

2. 法律明确规定连带责任

根据律师解释,若委托合同未明确限制讨债手段的合法性,委托人需对讨债公司的违法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四、虚构资质与高额分成陷阱

1. 冒充合法公司或频繁更换名称

部分公司以“商务咨询”“财务服务”等名义注册,实际从事非法讨债业务。例如,上海某公司注册地址与办公地址不符,且频繁更换名称继续行骗。

2. 畸高分成比例

有公司要求追回10万元以下债务五五分成,10万元以上三七分成,远高于市场标准。尽管收费形式属于商业行为,但此类高额分成常伴随欺诈风险。

五、法律风险与合法性争议

1. 国家明令禁止讨债公司

自1995年起,公安部、工商总局多次发文禁止任何形式的讨债公司。即使以其他名义注册,其业务仍属违法经营。

2. 合法追债的正确途径

建议通过诉讼、仲裁或委托律师等合法方式追债,避免因非法手段导致财产损失或刑事责任。

骗局是否真实存在?

答案是肯定的。多个案例与法律文件表明,讨债公司常通过欺诈、暴力、伪造文件等手段牟利,甚至直接侵占委托人财产。由于讨债公司本身非法,其运作模式天然存在高风险和欺骗性。债权人应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债务问题,避免陷入更复杂的法律纠纷。

首页
微信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