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债公司用什么方式找人

一、常见找人方式

1. 网络追踪与信息检索

  • 通过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公开渠道获取债务人的联系方式、地址等。
  • 利用大数据分析或自有数据库比对债务人的关联信息(如工作单位、家庭住址)。
  • 2. 人际关系查

  • 联系债务人的亲友、同事等,通过旁敲侧击获取线索。
  • 获取债务人的通讯录信息(如通过贷款时绑定的手机ID),并拨打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电话施压。
  • 3. 实地走访与蹲守

  • 派员到债务人的户籍地、工作单位或居住地附近蹲点,甚至长期蹲守以掌握行踪。
  • 通过物业、社区居委会等第三方机构间接获取信息。
  • 4. 法律与第三方合作

  • 与法院、律师或专业调查机构合作,通过司法程序传唤债务人。
  • 委托其他催收公司或利用行业人脉资源扩大搜寻范围。
  • 二、潜在违法手段

    1. 非法获取隐私

  • 未经授权查询通讯记录、社保信息或银行流水等敏感数据。
  • 2. 骚扰与威胁

  • 频繁拨打债务人及其联系人的电话,甚至辱骂或发送恐吓信息。
  • 在债务人家门口张贴催款告示或公开欠款信息,损害名誉。
  • 3. 伪造证据与身份

  • 冒充公检法人员或伪造法律文件施压。
  • 三、法律风险与合规建议

    1. 合法性争议

  • 中国法律明确禁止成立讨债公司,相关行为可能涉嫌非法经营、侵犯隐私或暴力催收。
  • 2025年发布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规定:
  • 仅能联系债务人本人,且每日催收电话不超过3次(22:00-8:00禁止催收)。
  • 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债务信息,除非债务人失联或丧失民事能力。
  • 2. 替代解决方案

  • 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如申请强制执行、财产保全或委托律师调查财产线索。
  • 若需第三方协助,选择合规的“信用管理公司”或与法院合作的合法机构。
  • 尽管讨债公司通过上述方式可能找到债务人,但其多数手段游走于法律边缘,甚至触犯刑法。根据最新国家标准,合规催收需严格遵循程序限制,避免侵犯债务人权益。债权人应优先通过法律程序追偿,避免因委托非法机构承担连带责任。

    首页
    微信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