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债公司的打公司电话骚扰犯法吗

根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讨债公司因债务问题频繁拨打公司电话进行骚扰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以下是具体法律依据及应对措施:

一、法律定性

1.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若催收行为表现为频繁拨打电话、发送短信干扰公司正常经营,可能构成“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或“扰乱单位秩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多次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可处拘留或罚款;若导致公司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还可依据第二十三条处以警告、罚款或拘留。

2. 违反民事权益保护

《民法典》明确禁止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催收公司未经债务人同意联系其同事或频繁骚扰公司电话,可能构成对公司和员工权益的侵害,需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3. 可能触犯刑法

若催收行为伴随威胁、恐吓或辱骂,可能涉嫌《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例如,通过非法获取公司联系方式并频繁骚扰,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刑事责任。

二、应对措施

1. 收集证据

  • 保存通话录音、短信记录、来电号码等信息;
  • 记录骚扰的时间、频率及具体内容。
  • 2. 向公安机关报案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向当地警方提交证据,要求对骚扰行为进行查处。若催收涉及暴力或威胁,警方可依法对相关人员采取行政拘留等措施。

    3. 向监管部门投诉

  • 若催收方为金融机构委托的第三方,可向银或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投诉;
  • 向工商部门举报非法经营(因“讨债公司”本身无合法经营资质)。
  • 4. 民事诉讼

    公司可向法院起诉催收公司,要求停止骚扰、赔礼道歉及赔偿因骚扰造成的损失(如员工效率下降、名誉损害等)。

    5. 内部应对策略

  • 通知员工拒接无关电话,并统一回复“该员工已离职”或“不参与私人事务”;
  • 启用电话拦截功能或更换受骚扰号码。
  • 三、法律依据摘录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多次发送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最高可处10日拘留并处500元罚款。
  •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禁止非法处理他人个人信息。
  •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行为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 建议公司尽快采取法律手段制止骚扰,避免影响正常运营。若情况严重,可联系律师通过司法途径进一步维权。

    首页
    微信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