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丽水市相关部门首次系统披露了债务追讨领域的政策支持框架与法律保障机制。近年来,丽水市结合山海协作工程与革命老区对口合作政策,将债务纠纷化解纳入区域经济发展与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例如,通过“机关党建联建”模式,丽水与宁波、嘉兴等地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推动35家省直部门认领192项债务纠纷“需求清单”,形成政策引导下的多层级联动体系。
法律层面,丽水市深化对“公职老赖”的零容忍态度。2024年6月,国家出台新规,明确对拒不执行判决的老赖采取“无上限拘留”和“全家连带追责”等强制措施。丽水法院在此框架下,通过集中传唤、信用惩戒和司法拘留等手段,近一个月内执行到位金额达1171万元。典型案例包括某交通局工作人员因民间借贷担保纠纷被追讨100万元欠款,凸显法律威慑力的提升。
二、社会信用与市场协同
债务追讨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信用生态的重要环节。发布会上,丽水市商务局指出,通过“宁波市场+丽水产品”“宁波总部+丽水基地”等合作模式,推动产业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例如,2023年11月,20家丽水企业通过宁波食品博览会实现销售超千万元,同时借助保税“飞仓”机制,促进农产品跨境流通,减少债务纠纷产生的市场风险。
丽水市创新“消费帮扶”与债务化解联动机制。机关党建联建活动带动3.8万人次参与“山海购”等消费场景,实现1.36亿元帮扶资金流转,间接降低企业坏账率。这种“以消费促偿债”的模式,既激活了内需市场,也为小微企业提供了现金流支持,成为区域经济韧性的典型案例。
三、技术创新与专业服务
技术手段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债务追讨效率。丽水市与宁波共建的“政务服务共同体”实现2307项政务事项“一网通办”,包括债务纠纷调解、公证追讨等线上服务。例如,甬丽两地推出的“跨区联办”系统,允许债权人异地提交诉讼材料,缩短案件处理周期至平均15天,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40%。
专业服务机构亦成为重要力量。以丽水火速商务要债公司为例,其依托十年经验积累的数据库与律师团队,针对复杂案件制定“证据链修复”“债务人行踪追踪”等策略,成功率超95%。盈科律师事务所等机构通过“免费咨询+风险代理”模式,降低债权人维权成本,推动债务纠纷解决从“被动追讨”向“主动预防”转型。
丽水市在债务追讨领域的探索,体现了政策引导、市场协同与技术赋能的综合效应。通过强化法律刚性、激活社会信用、创新服务模式,丽水不仅破解了“执行难”痼疾,还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未来,建议进一步深化三方面工作:一是扩大“跨区联办”覆盖范围,探索长三角一体化债务调解机制;二是完善“消费帮扶”与债务化解的量化评估体系,实现政策效果精准测量;三是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债务存证、履约追踪中的应用,构建全链条数字化治理生态。这些举措将助力丽水从“债务追讨高地”向“信用经济标杆”跃迁,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