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讨债公司吗现在叫什么

根据现行法规和实际情况,目前中国境内并不存在合法注册的“讨债公司”或“追债公司”,但存在以其他名义注册并实际从事债务催收业务的机构。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法律层面的禁止

1. 明确禁止成立追债公司

自1988年起,中国多部法规明确禁止成立任何形式的“讨债公司”。例如,1995年公安部与工商总局联合发布的《禁止开办“讨债公司”的通知》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办此类公司,并要求清理已注册的类似企业。

  • 2020年后,国家进一步规范催收行为,禁止暴力催收、骚扰第三方等。
  • 2025年新发布的《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风控指引》更是细化催收规范,明确催收频次、时间等限制。
  • 2. 合法经营范围受限

    目前没有法律法规允许以“追债”或“讨债”为经营范围的注册,相关公司若以合法名义注册,需通过其他业务类型规避审查。

    二、催收公司的实际存在形式

    尽管法律禁止,市场上仍存在大量从事债务催收业务的机构,它们通过以下名义注册并运营:

    1. 资产管理类公司

    如“不良资产处置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这类机构通过处理金融机构或个人的不良资产,间接开展催收业务。

    2. 咨询与服务类公司

  • 法律咨询公司:以提供法律咨询为名,实际协助债权人追讨债务。
  • 信用管理公司:名义上从事信用评估,实则涉及债务催收。
  • 3. 其他变相名称

    例如“投资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等,部分公司甚至在宣传中直接使用“清债”“要账”等词汇,但工商注册信息中不会体现“讨债”字样。

    三、典型案例与风险提示

    1. 公开宣传的催收机构

  • 如“上海巨鑫讨债公司”“邦威债权咨询公司”等,虽自称“合法注册”,但其实际业务可能超出经营范围,存在法律风险。
  • 2. 风险与争议

  • 法律风险:委托方可能因催收公司使用非法手段(如威胁、骚扰)被认定为共犯。
  • 债权失控:部分公司可能卷款潜逃,或通过非法取证导致债权无效。
  • 四、合法替代途径

    建议通过以下合法方式解决债务问题:

    1. 法律诉讼:向法院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需注意诉讼时效(通常为3年)。

    2. 调解与协商:通过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律师介入达成还款协议。

    3. 申请支付令:适用于证据明确的债务,可快速进入执行程序。

    当前中国并无合法注册的“讨债公司”,但存在大量以其他名义开展催收业务的机构。这些公司通常注册为资产管理、法律咨询等类型,需警惕其潜在的法律风险。对于债务问题,建议优先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以确保合法性和权益保障。

    首页
    微信
    电话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