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与政策导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任何限制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住宅或使用暴力威胁的讨债行为均属违法。绍兴市在2025年将“隐性债务清零”纳入重点工作,政策明确要求加强金融风险防控,进一步压缩非正规讨债行为的生存空间。
绍兴法院近年通过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等措施施压,2023年累计执行到位金额超14.8亿元,表明司法系统更倾向于通过合法信用惩戒而非暴力或骚扰手段解决债务问题。
二、官方对“讨债公司”的定性
1. 合法性争议
国家自1993年起禁止注册“讨债公司”,部分机构以“商务咨询”名义运营,但若涉及跟踪、威胁等行为仍涉嫌违法。绍兴警方曾于2006年捣毁以威胁手段讨债的非法公司,相关责任人被以寻衅滋事罪逮捕。
绍兴市司法局推动法律援助服务升级,为经济困难群体提供债务纠纷法律支持,包括免费咨询、代理诉讼等,减少对第三方讨债机构的依赖。鼓励通过“调解+公证”模式赋予还款协议强制执行力。
三、债务纠纷的合法解决路径
1. 司法程序优先
2. 个人债务集中清理试点
浙江省自2018年试点个人债务集中清理,2022年全省审结案件688件,成功清理率约三分之一。绍兴柯桥区等法院参与试点,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提供重生机会,避免暴力催收。
四、官方建议与风险提示
总结
当前绍兴地区的上门讨债行为已逐渐被司法程序替代,官方通过信用惩戒、法律援助、个人破产试点等构建合规债务处理生态。市民应优先选择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避免触碰法律红线。更多政策细节可参考绍兴市司法局及法院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