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债公司的人追债怎么办

一、核实追债行为合法性

1. 要求出示授权文件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讨债公司需提供合法委托授权文件证明其追债资格。若对方无法出示,可拒绝配合并要求其停止行为。

2. 确认债务真实性

核实债务来源及金额是否准确,避免因他人冒用信息(如亲戚欠债牵连)或虚假债务导致被骚扰。

二、应对非法追债行为

1. 收集证据

  • 保留通话录音、短信、视频、邮件等记录,尤其是威胁、恐吓、骚扰的内容。
  • 若对方采取跟踪、非法拘禁等极端手段,立即报警并提交证据。
  • 2. 报警处理

    如遭遇人身威胁、隐私泄露(如公开个人信息)或财产侵害,可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对方行政或刑事责任。

    3. 投诉举报

  • 向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如银)或行业协会投诉违规追债行为。
  • 若债务本身存在争议,建议通过法院诉讼解决,避免与讨债公司直接冲突。
  • 三、特殊场景应对

    1. 被他人牵连(如亲属/同事欠债)

  • 明确告知催收方自己与债务无关,提供债务人有效联系方式。
  • 若骚扰持续,可更换联系方式或通过单位说明情况(如谎称债务人已离职),降低影响。
  • 2. 债务协商与还款

  • 若债务属实且暂时无力偿还,可协商分期还款计划,但需通过书面协议明确条款,避免口头承诺。
  • 警惕“债务规划公司”诈骗,避免向第三方支付高额费用。
  • 四、法律救济途径

    1. 申请支付令或诉讼

  • 若债务关系明确,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督促程序),快速解决纠纷。
  • 提起诉讼时,需提供借条、转账记录等证据,要求停止侵权并索赔损失。
  • 2. 强制执行公证

    对已公证的债权文书,可跳过诉讼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节省时间和成本。

    五、注意事项

  • 避免冲突:不与催收人员发生肢体或语言冲突,防止矛盾升级。
  • 保护隐私:不向不明身份者透露个人信息,避免被恶意利用。
  • 警惕“非法委托”风险:若雇佣第三方讨债公司,可能因对方违法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 法律依据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明确禁止威胁、骚扰等行为,违者可处拘留或罚款。
  • 《民法典》规定债权人需通过合法途径主张权利,非法催收不受法律保护。
  • 面对追债,务必保持冷静,优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协助,避免因不当应对导致权益受损。

    首页
    微信
    电话
    搜索